DB33T 381-2012 白术生产技术规程

ID

F02CF56F2A9C4F47973500F2AEECAC4B

文件大小(MB)

0.35

页数:

17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13-11-22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65.020.20,B05,DB33,浙江省地方标准,DB 33/T 381—2012,代替 DB33/T 381.1-2002、DB33/T 381.2-2002等,白术生产技术规程,Production practice for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,2012 - 12 - 31发布,2013 - 01 - 31实施,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,DB33/T 381—2012,I,前 言,本标准根据GB/T 1.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代替DB33/T 381.1-2002《无公害中药材:白术 第1部分:产地环境》、DB33/T 381.2-2002《无公害中药材:白术 第2部分:种子和术栽》、DB33/T 381.3-2002《无公害中药材:白术 第3部分:生产技术准则》、DB33/T 381.4-2002《无公害中药材:白术 第4部分:收获与加工》、DB33/T 381.5-2002《无公害中药材:白术 第5部分:质量要求》,与DB33/T 381.1-2002、DB33/T 381.2-2002、DB33/T 381.3-2002、DB33/T 381.4-2002、DB33/T 381.5-2002相比,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:,——白术种子质量等级指标中,将一、二级的种子水分统一为10%-14%;一级种子的千粒重指标提高到30 g~40 g,二级降低至23 g~29 g;,——术栽质量等级指标中,将二级术栽的须根数要求降低为1~20根;,——白术商品理化指标中,将水分指标降低为15%;,——增加档案管理章节,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,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磐安县中药材研究所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陈斌龙、张晓明、周晓龙,DB33/T 381—2012,1,白术生产技术规程,1 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白术的术语和定义、产地环境、种苗、栽培、收获与初加工、标识、包装、运输与贮存及档案管理,本标准适用于白术生产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/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,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,GB/T 3543.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,GB/T 3543.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,GB/T 3543.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水分测定,GB/T 3543.7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其他项目检验,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,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,GB/T 8321.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(一),GB/T 8321.4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(四),GB/T 8855 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,GB 9137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,GB 1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,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,WM/T 2 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,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,3 术语与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,3.1,术栽,用作繁殖的植株地下根茎,3.2,花子,DB33/T 381—2012,2,指瘤状疙瘩积聚在白术的主体占表面积30%以上的白术,3.3,武子,体形呈二叉以上的白术,3.4,长枝,体形细长、块状不明显的白术,3.5,泡术,烘术加工不当造成空心的白术,4 产地环境,4.1 产地选择,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,夏季气候凉爽,远离污染源的农业区域,4.2 空气,符合GB 3095和GB 9137规定的二级标准,4.3 水质,符合GB 5084规定的旱作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,4.4 土壤,符合GB 15618规定的二级标准,5 种苗,5.1 留种,6月上中旬,选形态相对一致,宜选分枝少、叶片较大、叶色深绿、茎杆矮壮、花蕾大、无病虫害的植株作种株,每株留顶部花蕾3个~5个,除去其它花蕾。11月上中旬,当总苞外壳变紫色,微开并现白色冠毛时,选晴天,挖取白术根茎,连同茎叶束成小把悬挂于阴凉通风处15 d~20 d,晒2 d~3 d,待总苞片完全裂开,打出种子,去除绒毛、瘪子和其它杂质,再晒1 d~2 d,收藏备用。种子质量等级指标及检验方法和判定原则见附录A,5.2 术栽培育,5.2.1 播前准备,DB33/T 381—2012,3,种子播种量60 kg/hm2~75 kg/hm2。种子播前先晒1 d~2 d。宜选海拔300 m以上、夏季凉爽、土层较深、光照较好、5 年以上没种过农作物的山地作苗床。将选好的土地进行翻耕,深度20 cm~30 cm,整平耙细后做1.2 m~1.3 m宽的畦,并开好排水沟,留好水土保持带,5.2.2 播种,2月下旬至3月中旬,地温稳定达到12 ℃以上时播种。在整好畦面上开横沟进行条播,行距15 cm~20 cm,播幅7 cm~10 cm,沟深2 cm~3 cm,将种子播入沟内。撒钙镁磷肥600 kg/hm2~750 kg/hm2和适量焦泥灰,再覆一层细肥土,厚度1 cm~3 cm,以盖没种子为度。最后畦面盖稻草或杂草保温保湿,5.2.3 管理,幼苗长出2片~3片真叶时,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一次追肥,施商品有机肥200 kg/ hm2~250 kg/ hm2(冲水浇施)或0.5%尿素溶液1 500 kg/ hm2~2 000 kg/ hm2,过2 d~3 d后可撒草木灰750 kg/hm2;7月下旬进行第二次追肥,视苗情施商品有……

……